在中国饭店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,对于智能化技术的运用,业者应以更为理性而科学的视角,在充分发挥科技力量的同时,赋予行业更为深刻与强大的内在动力。那么智能化酒店是怎么一步步发展的呢?

饭店智能化发展的四个阶段
第一阶段,饭店管理软件初始阶段(1995年—2004年)。这一阶段处于中国窄带互联网时期,以新浪、搜狐、网易等门户为代表,以搜索为主要功能,国人初识计算机与互联网。在此背景下,与饭店应用相关的软件技术逐渐得到行业认可,管理软件、电子门卡等相关技术进入饭店行业。
第二阶段,饭店管理模块运用阶段(2005年—2010年)。这一阶段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宽带时期,ADSL宽带入户直接促进了互联网的繁荣。腾讯、百度、阿里三大公司崛起,通信、搜索、游戏、社交、电商、视频等应用爆发。在此阶段,饭店管理模块的开发和覆盖面逐步拓宽,行业运用也更为平常化。
第三阶段,饭店管理系统升级发展阶段(2011年—2014年)。这一时期,互联网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,苹果模式、4G等带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用户和互联网公司加速向移动端转移,互联网使用频率和时间再次提升。饭店业的智能化技术运用步伐随之加快,且不仅用在前台的经营业务,更逐渐向后勤保障系统和楼宇自动化系统发展,同时开始将饭店内部网络和互联网连接,尝试管理的智能化升级。
第四阶段,饭店智能化形成热点阶段(从2015年开始)。“互联网+”概念的提出,带来了智能终端、企业经营、生活服务和人际关系的变化,逐渐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。由于在这一阶段,饭店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和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,因而业者对“互联网+”的理解具有显著的时空特点。
所以,许多经营者也寄希望于智能化,希望以机器人替代员工的服务,从而实现降低人力成本的目的。这一阶段,在智能酒店、智慧酒店等旗帜下,智能化技术、机器人运用等成为饭店行业的热潮。